中国马铃薯网(www.malingshu7.com)讯 王蒙和王科都是大学生,2013年,王蒙毕业后在城市里工作了半年后回到农村创业,而弟弟王科2015年大学毕业后也直接回到农村,由于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以及电商的普及,给姐弟俩的农村创业带来了新机遇。经过一番考察,王蒙决定种土豆。王蒙说:“我们这里春季种土豆,夏季种花生,到天冷了,我们就种菠菜。”王蒙笑着说,她已经实现土地流转500多亩,大部分按照这种方式种植。
姐弟俩刚起手做种植时,没几天时间就把所有土豆种完了,王蒙说:“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土豆播种机,机器走一趟下来,种子、化肥、打草的药、滴灌带还有地膜就都铺好了,我一个人只用了3天就种了50亩地。”村民们一看他们的方法不错,就来借机器,姐弟俩大大方方地把机器拉出去给别人使用。除了现有的农业技术,王蒙、王科姐弟俩还不断外出学习新的技术。不久前他们又跑到外地订购了一台土豆收获机,机器从地里一过,就能把地下的土豆都翻出来,只需要人把它们捡起来装袋,能省不少人力。王蒙提到,由于他们村所在的位置缺水,他们种植土豆采用滴灌技术。滴灌带贯穿每一垄土豆,“比漫灌节约70%-80%的水。要是以前,都得浇七八次水,我们的土豆到现在快收获了,才浇了3次水。”王蒙说。“按传统方法种植的话,对于我们这儿的情况,浇这50亩土豆水费得好几千元,但是我们只用了一千块钱的水费。”先进的种植方法,使他们节省了不少成本。
王蒙姐弟俩不仅给乡亲们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,还将农产品放到网上,借助“互联网+农业”的模式,将农产品销到了全国各地。“现在互联网和农业的关系特别紧密,我们也必须跟上步伐。周边种植粮食和蔬菜的农业大户,也经常让他俩把农产品挂到网上卖。”父亲王树良自豪地说。王科说:“附近村里有一家去年包了四五百亩地,其中200亩种了萝卜,后来萝卜滞销,找到俺姐。俺姐在网上发了信息,全帮他们卖出去了。”“有时候汤阴的农民还专门找到我们,请我们帮忙。”王蒙说,这么做,既帮了人家的忙,也搞好了关系,将来可以搞规模种植。从王蒙2013年成立浚县成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来,实现土地流转500多亩,托管土地1200多亩,带动了100多户农民致富。接下来王蒙准备把提高土豆产量作为主要目标,现在亩产6000斤左右,国外有些地方能达到亩产12000多斤。王蒙认为要想办法改善水利条件,争取将亩产量提高到8000至10000斤。
(来源:中国蔬菜网)【原题目:发展土豆规模种植带动百户农民致富】